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领川大讲堂”第二期
《地理与音乐》
同享文化盛宴,共筑书香领川。 又一期“领川大讲堂”如约而至!
本期大讲堂由我校首席教师、研课中心主任——王华松老师倾情奉献。
王华松,中学高级教师,西南大学在职硕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特约培训专家、在职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教科院论文评审组成员,成都市名师,高考研究专家(长期承担全国多省市级高考备考培训任务)。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二十余年,长期担任文科清北班班主任。 所带学生数十人考入国内外著名大学。
自古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处风情一处音。 不同的环境总是造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里又会生长出不同的旋律。 本期大讲堂,就让我们跟随王老师的步伐,一同欣赏世界的千姿百态,共同聆听世间的天籁之音。
第
一
站
辽阔的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 其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国多风和多湖泊的地区之一,主体自然景观为高原温带草原。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内蒙古高原成为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汉族等各族人民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使这里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 因此,草原上的歌曲总与牧场有关。 其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歌词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闭上眼睛聆听,总会浮现出“天苍苍,野茫茫,纯吹草低见牛羊”的画卷。
第
二
站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地坑院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横,山地与断骨谷、盆地相间分布。 黄土颗粒细,土质柔软,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艺术。
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 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第
三
站
风情万种的的水调船歌
同样是划着小船,倘若你是悠闲地穿梭于威尼斯小城之中,耳畔响起的必定是舒缓、绵长、浪漫的旋律; 而倘若你是置身于巍峨的蜀山之下、激流勇进的长江之边,那耳旁响起的必定是浑厚粗犷、雄壮激越的川江号子之声。
此外,王老师还带领我们眺望了金沙江,游览了折多山; 聆听了藏传佛教的虔诚,感受了德令哈戈壁的浩瀚……
时而春风满洛城,时而凝云舞秋山; 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动听婉转。 穿梭在不同的地域,聆听着别样的心弦! 让我们不禁感慨: 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亦要用心感悟!
领川大讲堂,身在学校,志在远方!
感谢您的聆听! 我们下期再见!
(028) 69516666 招生办王主任:18140136360 官方手机号:13678191061 郭老师:15183529072